吴飞 | 数字传播时代新闻评论的创新——李晓鹏教授《新闻评论方法论》序
2023-12-31 07:52:56
  • 0
  • 0
  • 0

来源:吴飞 再建巴别塔

现在新闻传播业变化很快,但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体系中,真正能够教新闻学的老师却越来越少,传统的采写编评摄这样的专业性课程在大多数新闻院系中已经很少有老师能胜任了。因为现在的年轻老师90%以上都是学传播学、社会学之类的学科的博士,他们拥有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有良好的研究方法训练,但却很少有人能够写出一篇合格的新闻报道,更不要说写新闻评论这样更难掌握的文本了。所以一些高校开始招聘具有丰富的新闻业界经验的优秀老师,以解决业务课没有人教或者教不好的问题。

本书的作者李晓鹏教授,原为浙江日报的高级记者,现任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网络与传媒发展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新闻行业,曾任浙江日报社会与政治新闻部记者,钱江晚报网络版副主编,新媒体运营部总监,评论部主任等。曾经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数十次获省部级新闻奖。可以说,有李晓鹏老师来教新闻业务课程,确实是极为难得的。

数字传播技术的进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公共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方式。传统的新闻报道逐渐被数字化的新媒体所取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从单一的媒体平台扩展到了多个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来源,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性地关注和传播特定的信息。这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接触和了解不同观点的机会,使公民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但另一方面,智能算法推荐的广泛流行,可能使得人们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只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信息。这种信息茧房效应加剧了观念的差异和撕裂,社会舆论共识的达成变得很艰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字平台上信息传播往往是片面的和情绪化的,甚至出现大量的网络暴力和仇恨言论,这便导致公众的观念分歧和极端化。此外,数字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和监督能力得到提升。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和在线论坛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数字化公共舆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话语权和表达机会,但也带来了一定的信息过载和噪音干扰,使得公共舆论的引导和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引导和管理数字公共舆论,成为了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一方面,我们需要尊重和保护公众的言论自由和信息获取权,确保公众能够获得真实、全面、客观的信息,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加强对数字公共舆论的监管和引导,防止出现虚假信息、恶意引导和网络暴力等问题,维护公共舆论的健康和稳定。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规和规范,明确数字公共舆论的规范和责任,为数字公共舆论的引导和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我们也需要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和信息鉴别能力,防止被虚假信息所误导,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媒体和自媒体的监管力度,提高信息的质量和客观性。我们还需要发挥主流媒体和权威信息发布机构的引导作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和回应公众关切,做好公共舆论的引导和调控工作。

克莱·舍基在其著作《认知盈余》是指出,在一个反馈循环中个人动机和社会动机可以互相放大。沉溺于对成员资格和共享的感觉中,会增加我们对更多连通性的渴望,而这又会增加表达。也就是说,数字传播创造了一个信息分享和观点表达冗余的时代,《连线》(Wired)杂志曾有一篇文章介绍说,在全球范围内,人类在一天一共发送了1546亿封电子邮件,发了4亿条微博,100万篇博客文章,并留下了200万条博客评论,在社交媒体留下约3.6万亿的文字。戴维·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用“全噪声(Total Noise)”这个词来描述这种现代处境,即“海量的可用事实、情境和观点”。如何在这个从声喧哗的信息环境中,清晰而有效地传播自己的声音是需要不断创新的。通过阅读这本《新闻评论方法论》,让我对新闻评论写作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其一,强化理性思维。作者指出,“好的评论文章,观点要提供增量价值”。毕竟共情的内容,更容易在数字传播平台上引发共鸣,但作者同时指出“应该警惕那种纯粹情绪宣泄性质的表达,而应该将公众对事件低层次的情绪,上升到情怀与情操”。这是相当重要的观点,因为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理性的讨论变得很稀缺了。但通过理性的讨论,人们可以增进理解、避免冲突、提高决策质量、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创新。因此,新闻评论应当以理性为导向,引导人们客观看待问题,避免陷入无谓的争论和纷争。通过提供详实的数据、严谨的分析以及深入的解读,新闻评论可以帮助人们摆脱情绪化的束缚,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其二,培养同理心和包容性。新闻评论不仅仅是对事实的简单陈述,更是对人类情感和价值观的传达。因此,评论文章应该尽可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群体的观点和立场,避免过度情绪化和偏激言论的出现。这需要作者具备同理心和包容性,能够设身处地地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和关切,以相对客观的态度进行评论。通过传达人类情感和价值观的共性,新闻评论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其三,注重跨文化沟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往往是跨语境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念交流日益频繁。然而,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差异,人们在面对观念对立时往往难以达成共识。因此,新闻评论应当关注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与冲突,通过对比分析、案例剖析等方式,帮助人们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念差异,促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其四,在当今社会,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对于自身权益和利益的保障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观念对立的时代,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愈发突出。新闻评论作为舆论的重要载体,应当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涉及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件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中的问题所在,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新闻评论在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新闻评论通过揭示真相、揭示问题,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本质,从而促进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新闻评论还可以唤起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提高公民素质和强化社会责任等等,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当然,评论作者在评论涉及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件时,应当尽可能地了解各方的观点和利益诉求,避免偏听偏信,同时要具备批判思维的能力,从客观事实和数据分析入手,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同时,评论者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对社会问题进行跟踪报道和深度分析,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维护和社会的贫富差距等问题。

其四,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舆论监督是一种公众参与的社会监督机制,它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等平台,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评价和批评,以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共利益。新闻评论是舆论监督最重要的表达形式,它可以激发公众的讨论,通过公开的讨论和辩论,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不同的观点。所以新闻评论的选题是很有讲究的,作者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切入,即时代性、公共性和时效性,这是非常到位的。新闻评论应该关注当前社会热点事件和问题,并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不仅可以引导公众舆论的方向,提高社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还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更好地了解民意和舆情,为决策提供参考。事实上,关注社会热点事件还可以有效地提升评论文章的可读性和影响力,让读者更加认可和信赖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闻评论只有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对于存在问题的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中的利益链条和权力运作,才能真正通过揭露问题、揭露腐败现象,从而促使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当然,除上文所指的内容创新外,新闻评论还需要注意一些必要的形式创新,如建立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和平台(李晓鹏教授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就做得相当好)、加强与用户的互动以提升他们的参与性、重视数据驱动的内容生产和分析、采取一些必要的可视化和多媒体的表现手法等等,这些对传统的新闻评论创新,提高新闻评论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是极为重要的。

小说家德克斯特·帕尔默(Dexter Palmer)曾写道:“我们被迫意识到,字词本身不是思想,它们仅仅是一串串墨迹;我们也意识到,声音不过是波动。在现代,没有了自然之书的作者从天堂俯视众生,语言成了并非确定之物,而是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破除了长久以来令人安慰的幻象,即自然存在有意义的秩序,我们只能直接面对无意义的无序;丧失了意义可以是确定的的信心,我们在面对字词可能意指的多种多样事物时不免手足无措”。我们不再依赖传统的书写或口述,而是依赖于数字媒体和网络社交平台等新型传媒方式,这些新兴媒体的传播方式使得我们无法确定语言的意义。我们也不再能确信自然存在有意义的秩序。如今,我们必须直接面对无意义的无序;失去了意义可以是确定的的信心,我们在面对字词可能意指的多种多样事物时不免手足无措。李晓鹏教授是一位很有才气、有思想的老师。他在《新闻评论方法论》中,以丰富的新闻评论写作经验,从选题、观点、逻辑、标题等四个方面入手,深入地讨论了在当下的数字传播环境下新闻新闻评论的内容与方法论创新。这本书不仅总结了他自己多年从事新闻评论写作的独到经验,而且也体现了他对新闻评论领域深刻而系统的理论思考。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条例清晰、观点鲜明的新闻评论写作指南,而且也是一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