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求真与孔子的求仁
2022-07-31 07:35:19
  • 0
  • 1
  • 4

来源:重剑微观 人文经济学堂

作者:重剑微观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也是哈佛的校训,非常有名: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孔子也有一句话叫:当仁不让于师。

不少人认为这两句话说的意思比较像。但仔细揣摩,这两句话实际上貌合神离。或者说,这两句话集中体现了中西哲学的分野。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将老师和真理割裂开来了。这是默认爱老师和追求真理是有冲突的可能,所以才有一个取舍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冲突?因为学生发现认可的真理可能与老师教导的不一样,学生为了坚持真理,不惜得罪老师。老师教导我们太阳围绕地球转,但是学生研究观察发现老师错了,正好相反,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如果学生坚持自己的看法,那么老师很可能骂学生大逆不道,师生关系开始紧张,学生在真理的感召下,大义凛然: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于是师生决裂,老师甚至因为学生的异端邪说,而要将学生烧死。毕竟,老师年高德劭,掌握着权力。

西方的宗教战争就是这么来的。不同意对方的意见,就把对方视为异端邪说,每一方都坚持自己是对的,于是在捍卫真理的名义之下,向对方痛下杀手,必欲除之而后快。

这就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背后的思想本质。

这体现了西方人追求真理的极端主义精神。他们认为世界只有唯一的真理,不是你对,就是我错。为了追求真理,不惜与一切人决裂。

正是在这种气质感召之下,西方的科学技术最终突飞猛进,碾压东方。

“当仁不让于师”是什么样的理解呢?

举个例子。你和老师一起散步,看到一小孩掉到河里了,见义勇为是仁的要求,在仁的感召之下,你会不假思索地要跳到河里去救人。很可能抢在老师的前头去了。老师和你一样的,一样出于仁义的感召要求救人的,现在被你抢在前面了,是不是对老师的不敬呢?孔子认为不是,当仁不让于师。

在践行仁德上面,不存在推让的问题,也不存在先后的问题,随时随刻准备去做。

仁是通过成就别人而成就自己。孔子的定义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和真理是不一样的。追求仁德不会和人发生冲突,救落水的小孩,小孩得救了,也成全了自己的仁。那不是抢了老师的风头显得老师不仁吗?错了,并没有抢走老师的仁。孔子说“吾欲仁斯仁至矣”,只要你想去求仁就一定能得到仁。老师只要当时也是想着去救小孩的结果被你抢了先,但这无损于老师的仁德,老师那一刻依然是见义勇为的。

仁不是以外在的结果而定,而取决于你的内心。就像孝敬父母,如果以外在的物质条件去比较,那大部分人富人都是孝子,穷人必然是不孝的。孝里面要有敬,所以叫孝敬。所以,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还是以救落水儿童为例。如果你救这个小孩是为了成就自己的美名,在救的同时让同伴拍视频发朋友圈,然后引得社会的广泛赞誉,个人因此得到表彰,那你这不是见义勇为,你这是在见利勇为,你把道德变成了生意,离仁差得远。

所以不能以结果论仁,仁不仁存乎内心。既然是属于内心的东西,所以也就不存在争抢的问题。所以,当仁不让于师才不损于仁。

西方人追求真理,这真理是外求的,认为有独立于人而存在的永恒的真理等着我们去发现。一旦发现了就要紧紧坚持,为此可以不惜和任何人翻脸。“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就是如此。

还有一句著名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就是被认定的真理,为了这个真理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就是西方人的理想主义气质。

孔夫子则是现实主义者。虽然仁是他极端推崇的,他也承认“有杀身以成仁者”,但是他并不号召别人为了求仁而去送死。因为仁的内涵很丰富,很宽广,需要通过死去践行仁德的机会并不多。管仲并没有以死报君王,但是管仲依然仁的,就因为他成就了大仁。相反,那些做不了什么事,百无一用的人,“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才可能是他们践行仁德的必须选项。

中国古代没有西方式的真理概念,道,可能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儒家所理解的道,也是和人相关,所谓“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西方那种为了追求真理,连亲朋好友老师都不要了,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不要了,那绝对是“远人之道”了,在儒家看来,它不可能是道。那叫极端主义。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